凉舟

欢迎关注,也欢迎取关
“欢迎一切有益的建议和善意的批评,
但绝不接受‘教师爷’般颐指气使的说教”

关于半春休

如果按照时间线来说,可以早到最初东宫海棠树下惊鸿一瞥。可是海棠与东宫相伴相生,就像永安的情感和权谋一样,无法一分为二。起先树下看的是少年,后来她知晓父亲要夺位,却隐瞒了长歌,树下看的就是权位了。

永安心中早就有这样的苗头,到和亲一事,才使她真正明白了,不夺位,她就永远是皇权的牺牲品,所以在洛阳,太子失踪后,她有了第一个契机,栽赃李长歌,误导杜公他们往错误方向找太子,太子死了,李长歌被追杀,她便有机会坐上储位,登上皇位,以后便没有人能再欺负她。

这件事过后,太子和李长歌不可能反应不过来,所以有了后来阿诗勒部拿着上皇圣旨提亲。而后变成擂台招亲,李长歌与太子找了个武艺平平的长孙净上台,这里他二人一同设计李乐嫣,要把她送去和亲。但李长歌和太子的联盟并不巩固,于是三方角逐,相互算计,又有了李长歌的身份被揭穿,太子为内侍之死要杀阿诗勒隼等事。

这是他们第二次角逐。如果不出意外,李乐嫣是肯定要去和亲的,李长歌也再无法留在长安,甚至可能死在长安,这次角逐唯一的受益者是太子。

但因为皓都上台,整个事件的走向被扭转。并且被扭转的不止事件,还有李乐嫣的心境。中间有一处,皓都领罪拒婚那里,乐嫣说的是,你奔你的前程,我认我的命。她是想过认命的。在这样的绝境下,她发觉自己根本没有能力争,也没有资本争,争输了嫁去草原,争赢了嫁给皓都,和一开始,她领悟到的自己作为公主的结局是一样的,要么做换取边境和平的工具,要么做笼络朝臣的礼物——但她其实是想过相夫教子,做一辈子公主的。

这个想法很快在皓都拒婚后就破灭了。

争权夺位,一旦开始,就没有后退的余地。

所以这件事怪不得皓都,如果最开始她不表露出要利用杜家争储,皓都也不会拒婚。

这件事后,李乐嫣才真正开始谋划夺嫡。

长孙皇后指婚怎么会那么巧正好指到了明投太子、实随卫王的高二郎。后来太女驸的位置又怎么会正好落在了本要指给卫王的长孙氏头上。

人都有权欲之心,起先都是太子与卫王要算计她。所以她就将计就计,借卫王之手扳倒太子,再让卫王倒在自己日益膨胀的权位之心上。

皓都回长安时,她的第一步已经完成了。

第二步算计卫王,是从皓都的诬告案开始的。

常何是李乐嫣的人,她让常何酒后失言,又找人诬告,自己去求情,一方面拉拢皓都等一众武将,一方面从幕后走到台前,让父皇看看,这个长女其实是更合适的储君人选,仁善,贤德,又得民心,立她比立那个心浮气躁,为夺位不顾亲情的卫王要好得多。更何况那时卫王势大,背后还站着长孙氏。没有皇帝愿意看见自己的臣子效忠自己的儿子而不是自己,帝王的子女,应当先是臣,后是子。帝王偏爱孤臣,也包括无党的皇子皇女。

后来永安又用了一出苦肉计,杀了个户部侍郎,不仅引得旧案重查,更让外人以为是卫王动手要杀皇太女,让皇帝更加厌恶卫王,百官也更看出卫王狠辣。而太女仁慈,将案子压下来,只说是畏罪自尽,畏的什么罪?当然不能说出是皇子夺储、手足相残这样的皇家丑事,所以只能重查旧案,之后将一部分卫王党拉下马。

后来永安先请皇帝依前指婚,后让高二郎借暴毙金蝉脱壳,既放了他生路,又赦免了高家,提拔了他长姐,还在皇帝面前又表演了一出重情重义的戏码。最重要的是,后来将高二郎太女驸的位置给了长孙家,拉拢了新的盟友,这一手推得卫王心慌脚乱,竟然将城外私军调进了城内,结果被永安算计,从此彻底失势。

这中间拉拢武将,送走高二郎,重查户部案,查获私军,步步算计里都有皓都的身影,永安从来没有把他拉拢到身边过,但是靠着掉一掉眼泪,念一念旧情,总是拿捏住皓都,让旁人,重要的是让卫王党,都以为杜家也站到了永安阵营。


后来皇帝在驾崩前,重又晋封了卫王,将他召回了长安,皇帝虽然驾崩,但永安的戏还得演下去,她素以仁善著称,处置卫王可以借父皇之手,也可以在将来借外戚之手,只不能用自己的手。可她又担心卫王重新与当年跟着他的长孙一族和高氏一族结党,毕竟现在这两家在朝中势力都不容小觑,所以她想了个荒唐的主意,登基后纳了高贞入宫,一面褫夺了高氏兵权,一面又让群臣瞧着皇帝与中宫关系不睦至此,甚至连长孙丞相的面子也不给,以此防止他们在朝中做大。其实她也有旁的心思,后宫纳女妃固然荒唐,纳朝臣更荒唐。她想给后面皓都入宫先做个铺垫。

但她并没有着急让皓都进宫,在她心里儿女之情重不过江山社稷,她尚需利用杜家制衡外戚。

直到登基第五年,这个皇位她大概觉得已经坐得稳稳当当了——皓都其实也这么觉得,所以递了辞官的折子——她才再纳朝臣入宫。

这一年,也是杨子节考中进士,出现在永安帝面前的一年。

可以说杨子节是李乐嫣一手教出来的,一个典型的表演型人格,潜伏在长孙门下,从他在皓都面前演得那场愚蠢发言就能看出来。他演一个蠢人演了很多年,丞相没发现,太后也没发现,冀华帝发现了几成也未可知。劝皓都还朝那里,杨子节甚至比冀华帝表现得更聪明,他来,表面上是替太后来的,所以一开始代传皇帝的话,说的都是“高官厚禄”,“尽孝之心”,让太后觉得皇帝也是个傻小子,用的都是这些蠢理由,和当年对高氏差不多。杨子节呵退别人之后,才说了永安帝与皓都的情义,永安帝希望皓都扶持幼帝;被皓都驳斥之后,他又起身行大礼,改口说是为了天下万民,社稷万年。

反观小皇帝当时,先是用一句“阿耶”来一边试探一边打感情牌,然后说这都是先帝布的局。他根本不知道皓都为什么肯过来见他。也就说明,他其实也不完全了解杨子节。杨子节在他面前也在表演。

皓都并不是为先帝遗诏而来,自然对他口中先帝遗诏信不得几分。

永安确实有心让他在前朝制衡外戚,但永安在世时,最主要的外戚是长孙氏。高氏后面能做大,是因为太后忌惮皓都,选择与高氏结盟。那时高氏确实是比皓都更适合倚仗的孤臣,膝下连养子养女都没有,更重要的是,太后并不是想要一个忠心耿耿的臣子辅佐幼帝,而是他自己有窃国之心,那么皓都就更不合适了。直到后来高氏做大,如果没有杨子节和皇帝的推波助澜,太后也大可不必把皓都喊回来,从杨子节最开始传的太后的话也可以看出,他说的是当年与皓都一同侍君的情义,再者又是找了杨子节这么个蠢人去劝,可见太后也并不觉得劝皓都回来有多重要,有则更好,没有,他靠着丞相遍布朝堂的故吏门生,一样可以扳倒高氏。可惜太后的算计,比不过小皇帝,更比不过永安一手教出来的杨子节。棋输一着,把自己算计了进去。

太后被赐死,下一个就是皓都了。

赐绫内官来传话时,小皇帝正在斟毒酒,太后与高氏说得没错,都是一盘棋上的棋子,下场是一样的。

冀华帝笑嘻嘻地说:先帝有遗诏,让您进太庙,以后所有皇帝,包括朕,祭祖时一样要祭您的牌位,多大的殊荣啊,您和皇家先祖是一样的。

皓都连忙行礼推辞,臣从没有存过这样的不足之心,也万不敢做这样逾越礼制的事情,臣只想告老还乡。

小皇帝反倒不笑了,无论是小皇帝知道皓都看穿了他的试探,还是他相信皓都真的没有这样的心思,他都没有再杀皓都的理由了,所以他把酒倒了,说先帝遗诏其实是让我留你一命。太庙你就别想了,以后也别想,不然这酒还是会送到你面前。

这里可能才是唯一真的先帝遗诏,但也难保不是小皇帝刻意敲打他,你若真有不臣之心,就算有这样的遗诏,朕也是要杀你的。


这是皓都入宫前与出宫后的故事。两代无情帝王的故事。

而入宫期间的故事就简单多了。从高贞帮李乐嫣去劝皓都入宫开始就行,高贞眼里李乐嫣纯纯就是一个神经病。所以她去劝皓都进宫时,唯一想说的只有最后那句话,你赶紧进宫管管这个神经病吧。

怎么的呢?

皓都进宫前,连普通宫人都知道,皇帝跟整个后宫的关系都不好。

皓都进了宫,就跟他关系最不好。

天天吵嘴打架,房子都拆了。

李乐嫣那时的原则是,我才不管你喜不喜欢我,我喜欢你就行了,我让你来我身边,你就必须来,你要是不乐意,那可太好了,我这人就爱勉强,强扭的瓜不甜但扭起来贼有意思。所以高贞劝皓都进宫时,前面那些话,才是李乐嫣让她说的。说什么呢?说你看高贞,我就是怕她跟卫王造反,所以用入宫夺了她的兵权。你也一样,你不是喜欢建功立业吗?我就偏要让你从那高位上下来,你也来当后妃,还得从小才人做起,气不死你。

但她真的太喜欢皓都啦,从前皓都以为高氏女形貌肖似故人永宁,才得陛下青眼,后某次醉酒陛下认错了人,才知道高氏实则是像他,所以李乐嫣的狠心,永远只能在背后下,狠话也只能让别人说,不然也不会等着皓都递了辞官的折子才提起此事,果然,一见了面,李乐嫣就怂了,啥也不是了,喝个喜酒就能高兴得不行,皓都不跟她打招呼又能气得不行,回回吵架都是她给自己找台阶下。她说皓都爱生气,其实皓都还真没同她置过气,四妃九嫔二十七世妇,属他脾气最好,淑妃还去永安面前抱怨过不愿月月上山拜佛,他却连永安走后还留着这样的习惯,为了哄她高兴。

所以真正爱生气的是李乐嫣自己。

这个气从皓都拒婚开始,一直气到了最后。最后一面时,她反而不生气了,她兴高采烈地问他记不记得洛阳事,还想问他记不记得他在洛阳城边说要带自己回家,记不记得她买的兔子糖画,记不记得他在坊市街道抱着她,说还以为自己又将她弄丢了。后来这些场景常常入梦,伴她走过了最后那段时光。但其实,是她将他弄丢了。承乾失踪后她动了别的心思,在决心利用他开始,他们就已经背道而驰。可惜能争会争的人,怎么甘心低头做一辈子政治牺牲品。

然而擂台招亲之后,这是第二次,她动了旁的念头,舍弃帝王权术的谋划,真心就只是想同他在一起。

可是皓都还是拒绝了她。

那就算了,最后一次就不勉强了,你爱走不走。这都是你我自己选的路。可是你走了,我就再也不见你了。她其实有点委屈,我再也,不能见到你了。








评论(12)

热度(19)

  1.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